德州新聞網訊(記者 于斌 通訊員 鄧甜甜)“多虧了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的同志幫忙,拖欠多年的工資有指望了?!苯?,在夏津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農民工王某旺高興地說。
據了解,王某旺、王某勇2018年跟隨溫某在武城縣干工程,工程結束后,溫某累計拖欠二人工資1.5萬余元。多年來討要無果,二人便來到夏津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尋求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中心分析案件情況后,立即啟動農民工法律援助服務“綠色通道”,快速介入案件。
經過司法所工作人員與調解員的調解后,溫某承諾,將盡力償還欠款,王某旺、王某勇同意了溫某的欠款償還方案。同時,工作人員也分別站在雙方角度分析了對方的難處和無奈。最終,三人達成協議,握手言和。在該案件中,法律援助中心采取“援調對接”模式將矛盾糾紛有效化解在萌芽狀態。
目前,我市共有法律援助機構12家,工作人員74人,其中法律專業人員40人。德州市各級法律援助機構秉持統一、便民、公正、效率的服務原則,堅持“應援盡援,應援優援”,在組織機構、服務流程、服務質量三方面著力深化法律援助標準化建設,并實行法律援助經濟困難狀況承諾制、“法律援助+支持起訴”工作機制、部門協作等制度機制,推出電話預約、上門服務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務舉措,堅持優先受理、優先審查、優先指派、優先辦理的“四優原則”,持續加大對老年人、殘疾人、農民工、未成年人、婦女、軍人軍屬、退役軍人、新業態就業者與靈活就業市場勞動力等群體的法律援助力度,實現法律援助服務零障礙、零距離,有效維護了受援人的合法權益。
今年以來,市委依法治市辦、市司法局以爭創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為牽引,常態化開展“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活動,大力加強民生領域法律援助工作力度。上半年,全市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6664件,為群眾挽回損失或取得利益40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