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愛珍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網民規模為10.5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4.4%。根據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我國網民人均每周上網26.7個小時,相當于日均上網3.8個小時??梢?,網絡已經成現代人重要的活動場,網絡文明已成為現代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空間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如虛假信息、網絡暴力、惡意營銷等。要構建健康、和諧、開放、包容的網絡文明格局,必須破立并舉,既重拳治理網絡假惡丑,又積極傳播正能量。
網絡文明不僅關乎信息傳遞與交流,更關乎人類精神世界的構建。在虛擬的世界里,人們可以自由表達觀點,分享知識,互相幫助。近些年,社交媒體人群聚集,自媒體蓬勃發展,不僅為人們網絡社交搭建了平臺,也為網絡暴力、信息繁雜提供了滋生土壤。網絡上常見的“人肉搜索”、留言評論、謾罵侮辱等方式的網絡暴力,不僅給當事人帶來傷害,也污染了網絡環境,影響了正常的網絡文明秩序。
構建網絡文明格局,必須破立并舉。日前,中央網信辦發布《關于加強“自媒體”管理的通知》,13條措施進一步提升依法管網治網能力,完善對自媒體常態化管理制度機制,織密自媒體治理網,有力營造清朗網絡空間。近年來,公安部開展專項整治網絡謠言行動,已偵辦編造網絡謠言案件1000余起,關?;蚪栽熘{傳謠網絡賬號1萬余個;開展網站平臺監督檢查5896家(次),約談企業652家,責令限期整改323家(次)。充分表明了相關部門重拳治理網絡亂象的決心,也釋放出以雷霆手段持續加快網絡文明建設,堅持依法治網的強烈信號。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各部門積極通過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網絡素養,培養健康的網絡文明觀念,弘揚網絡正能量。比如,山東每年舉辦的網絡文明周活動,圍繞“網絡同心文明同行”主題,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倡樹網絡文明新風,共建共享天朗氣清的網絡精神家園,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當然,網絡文明的構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每個人的參與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網絡文明的破與立,是構建健康、和諧、開放、包容的網絡文明格局的關鍵。網絡同心,文明同行,不僅是每個人的責任,也是每個人的使命。只有大家都始終保持對網絡文明的熱愛和尊重,自覺遵守網絡規則,尊重他人,努力傳播正能量,才能匯聚共建美好精神家園的廣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