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集成電路關鍵材料基地。記者 劉振興 攝
□本報記者 王志冕 本報通訊員 趙俊杰
上半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2.01%,較2021年底提高142.2%。在全省率先發布“工業用云量”,今年前7個月,制造業企業上云數量增長15.2%,“用云量”增長57.91%。新入選省級數字經濟總部5個、晨星工廠189家,數量均居全省第一。
近年來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全省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和數字強省建設工作推進會精神,大力推動企業“乘云而上、加數前行”,加快布局數字基礎設施,持續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數字產業動能澎湃。
基建先行5G基站累計超過1萬個
8月18日,德城區政府與中國聯通德州市分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成立數字專班,在工業互聯網、5G產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深化合作,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近年來,伴隨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產業蓬勃發展,各縣市區與移動、聯通、鐵塔等企業的聯系也愈發密切,千兆光網、5G等信息基礎不斷夯實。據市工信局局長孫洪昌介紹,為加快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建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我市強化頂層設計,出臺《關于加快5G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德州市中心城區5G基站布局規劃(20212035年)》《關于深化改革創新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為產業發展繪就了施工圖。作為5G產業發展的基石,我市連續多年將5G基站配套建設完成率納入對縣市區的年度考核,創新組織協調機制,建立5G基站半月調度制度,形成了政府牽頭、行業落實的建設模式。
我市深入實施“百城萬站”深度覆蓋和“百企千例”規模應用、城區千兆光網建設、農村網絡升級建設等系列工程,積極破解5G建設中選址難、進場難、審批難、場租高、電價高問題。發改、工信、住建等部門聚焦電價優惠,強化保障力度,5G基站直供電比例從77.9%提升至87.6%,每年可為運營企業節約電費成本670萬元。
今年4月,在德州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大會暨“工賦山東”2023年專項行動德州現場會上,“工賦山東”浪潮專項行動德州行動正式啟動,浪潮與德州再次攜手同行?!按饲?,我們共同推動了德州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德州市國資企業信息化平臺等建設。接下來,浪潮將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建設19個以上邊緣數據中心、13個新一代通信技術專網,培育4個以上省級特色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15家以上的智能工廠、晨星工廠等,助力德州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崩顺奔瘓F總經理劉繼永表示。
一系列的組合拳打出了實實在在的新成效:全市新建改造5G基站2234個、累計超過10000個;全市重點場所5G信號實現全覆蓋,信息基礎設施“底座”得到持續筑牢。2022年,我市還成功入選國家“千兆城市”,位居2022中國數字城市百強榜第69位。
項目為王“一號產業鏈”悄然綻放
今年,我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5家,實現營收143.62億元,同比增長43.16%。山東有研半導體入圍省級雁陣型產業集群領軍企業庫;集成電路材料產業大腦入選省級入庫培育名單;天衢新區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入選省級特色產業集群,獲批山東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協同創新基地。電子信息產業領域,德州捷報頻傳。
揚帆數字經濟藍海。我市把電子信息產業作為重點培育的七大先進制造業之一,優選集成電路產業作為“一號產業鏈”,由市委主要負責同志任“鏈長”進行重點培育。天衢新區成為產業發展的主陣地。
2013年,威訊聯合半導體落戶,德州成為威訊繼北京亦莊之后在亞洲建設的第二個生產基地;2018年,德州鯤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以民爆物品智能監控管理為主要業務定位,誓要做強民爆電子雷管領域“中國芯”;2021年,英望科技將總部從深圳遷至德州,成為我市引入的首家具備一定規模的集成電路下游消費電子制造企業……大企業、好項目的紛至沓來,讓我市集成電路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多點開花的華麗蝶變。
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與有研的合作密不可分。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自2018年落戶德州以來,項目建設接續實施,企業規模持續壯大,2022年實現銷售收入11.1億元。2020年通線量產的8英寸硅片項目,填補了我省集成電路用大尺寸硅片的空白。即將通線量產的12英寸硅片項目,達產后將徹底改變我國12英寸硅片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8月18日,山東有研刻蝕設備用硅材料及硅片擴產項目開工,將引進先進生產設備用于硅材料擴產及深加工,項目全部建成后,德州將成為中國最大的刻蝕設備用硅材料生產基地。中國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旗鋼說:“此次開工的兩個項目,與8英寸硅片、12英寸硅片、高純濺射靶材項目‘抱團發展’,將進一步推動德州打造國內領先的集成電路關鍵材料基地?!?/p>
引進一個項目、聚集一個園區、催生一個產業。天衢新區還組建了專項引導基金,規劃建設了數字經濟產業園、智能終端產業園、半導體產業園等重點園區,越來越多集成電路產業鏈上的上下游企業進駐。目前,新區已集聚電子信息規上企業36家,形成了以有研公司集成電路關鍵材料、威訊公司射頻芯片封測為核心,鯤程公司芯片模組等“一核多元”的產業布局。市委常委、天衢新區黨工委書記祁小青說:“眼下,我們大力延鏈補鏈強鏈,積極引進傳感器芯片設計、半導體設備制造、芯片可靠性測試等項目。全部落地后,德州將形成包括關鍵材料、芯片設計、封裝測試等在內的集成電路產業微集群,躋身一線半導體產業城市?!?/p>
乘“云”而上工業互聯網建設深入推進
時下,走進位于寧津縣的山東羅賽羅德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數字車間,200臺“機械手”、180臺智能加工中心正在自主運行?!败囬g實現24小時現場無人自動化生產,運營成本降低30%,產品不良率下降23%,產能較普通生產車間提高了近5倍?!惫究偨浝砣翁焖≌f。
隨著科技的進步,企業生產經營方式也產生了深刻變革。寧津縣聚焦“一金一木”優勢產業,緊跟“數字經濟”發展浪潮,加快推動工業企業“上云用數賦智”,以智能化、數字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皩幗蚪洕_發區作為省級工業互聯網園區,引入騰訊云和忽米網兩個國家級‘雙跨’平臺,為本地制造業企業提供各類數字化服務?!睂幗蚩h科技工信局局長王磊說。該縣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在線上建立模型,部署集成了智慧工廠、產業分析、生產情況、應急管理等,可實時管控企業生產狀況、了解生產信息,目前全縣已有100多家企業進行了數字化診斷和智能化改造。
“用云量”能夠有效反映數據在“云”上存儲、輸送、加工、應用等全過程中的投入和消耗,折射出數字經濟的活躍程度?!澳壳?,全市‘用云量’各項指標保持了快速增長勢頭,云服務虛擬處理器數、數據存儲量等指標同比增長均超過50%?!睂O洪昌說。
數字搭臺,工業唱戲。我市加力實施數字賦能“十百千萬”工程,即:培育10個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100個智能工廠(數字車間)、實施1000個中小企業智改數轉項目、率先啟動萬名政企干部數字素養大提升行動。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傳統工業企業借助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等新業態,實現了老樹發新芽。
“對標先進地區,我市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小、結構有待優化。下一步,我們將大力實施數字產業化引領行動,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上重點突破,持續聚焦京津、長三角、珠三角等核心區域,著力引進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帶動性強的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和延鏈補鏈項目,全力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集成電路產業基地?!睂O洪昌表示。